大家好,今天给各位分享张学良墓碑文的一些知识,其中也会对张学良碑文后面写的什么字进行解释,文章篇幅可能偏长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就马上开始吧!
张作霖的祖宗
1、张作霖(1875年3月19日-1928年6月4日),字雨亭,汉族,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(今辽宁省海城市)人。
2、过去,其祖籍主要有两说。一为河北省说。河北说中又有河北大城、河北高阳、河北河间三说。《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》写道:“公讳作霖,字雨亭。其先为直隶人,清末迁奉天海城。”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,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,载于《张大元帅哀挽录》。文中明确地说“其先为直隶人”,即是河北人,主河北说。二为山东省说。《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》中写道:“公讳作霖,字雨亭,奉天海城人,远祖居山东,族甚蕃,清道光初徙居海城。祖发业农,称素封。”“行状”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、籍贯、事迹的纪念文体。该文称“远祖居山东”,主山东省说。
3、从有关历史记载看,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。因多数主河北省说,张学良亦自称他的祖籍是河北大城,故张作霖的祖籍为河北大城。据《大城县志》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,直奉大战期间,张作霖曾返乡认祖,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(一说认为其年轻时当过“胡子”——山贼,有辱门风;一说担心直系失败使吴佩孚迁怒于族人)而未能归宗,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。
4、但据史学专家最新考证,张作霖的祖籍是山西省,其祖先迁至河北省大城县,再迁至当时的奉天省海城县辽河边的“小洼”一带定居。
张作霖的母亲历史记载
1、张作霖的先祖为求生路,带着家人闯了关东,最后在辽南海城安家落户。
2、张作霖的祖父名张发,张发有四个儿子。张作霖的父亲名张有财,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三。
3、张发死后,张有财兄弟四人分家单过,张有财迁徙至海城西之小洼驾掌寺乡叶家铺子村自立门户,开设了一间杂货铺。
4、张有财原配妻子姓邵,因染病早亡,留下一女。之后,张有财与本村一个25岁的王姓寡妇结婚,生作泰、作孚、作霖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。
5、王氏有着中国传统女性所具有的朴实、勤劳与坚韧。
6、嫁给张有财的王氏,给张门生儿育女,只是希望与丈夫共同持家,过一种平淡祥和的日子。
7、王氏在世上度过了77个春秋,嫁入张门的52个岁月里,却经历诸多坎坷,观其一生,享清福的日子不过数年。
8、纵观王氏一生,她的经历固然与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,但张氏父子独特的性格是造成王氏一生坎坷主要因素!现分述如下:
9、一、丈夫嗜赌成性,赌场与人结怨死于非命,王氏以柔弱肩旁挑起家庭重担
10、婚后的张有财终日在外以赌为业,赌赢了就托人捎几个钱回家,赌输了就一连数月杳无音讯,不见踪影。王氏带着几个幼子艰难度日。整日混迹于赌场的张有财,最终在赌场与栾家堡子一个姓王的结仇,后被对方打死。那一年,王氏年逾50岁。
11、张有财横死后,王氏尽其所能为其伸冤,找来地方的“乡约”(指奉官命在乡里中管事的人)代她报了案。海城县派人验尸,确认张有财是被人行凶致死,但由于家贫,王氏无力向官府诉请缉捕凶手,县衙门也就把这桩人命案束之高阁,只批了个哭主领尸掩埋,听候缉凶,就算完事。
12、二、丈夫离世两年后,大儿作泰英年而亡,王氏第一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
13、相关史书上说张作泰因痨疾发作而亡,追根求源,事出有因,张学良晚年口述历史时这样说道:“我的大爷和一个乡下人的太太,他们俩有关系。”太太的丈夫就到张有财哪里告状,盛怒之下的张有财趁张作泰吃饭之际,用门栓打在腰上,从此落下病根,自此以后,读了十多年书的张作泰就“病疾辍读”、“因痨疾废业”,在张有财死后两年,张作泰痨疾复发,不治而亡。张作泰死时年仅26岁,那一年,张作霖年仅16岁!26岁的张作泰的离去,足以想象给王氏的打击有多么沉重!
14、三、为了生计,年逾五十的王氏,第三次嫁人
15、那个时候,辽河下游经常发大水,张有财离世后,张家仅有的几间破草房也被大水淹没。王氏告借无门,为了解决吃饭问题,1888年不得不带着孩子们投奔镇安县(即黑山县)小黑山附近她的娘家。
16、为娘家添了麻烦,增加了负担,王氏实不得已,可是孩子们又偏偏不作脸。作霖不事农活,整天在外游荡。其兄作孚与当地土匪、赌棍打得火热。这种局面对王氏来说,真是雪上加霜,倍感在娘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。为了减轻对娘家的压力,也为了让孩子长大后或多或少有点混饭的本事,王氏托人说情,先后将张作霖送到木匠铺学徒,在一家饭馆找了个卖包子的差事、置办货郎箱让其学做生意,但都无果而终。
17、王氏为张作霖操碎了心,见儿子在外频频生事、闯祸,没有办法,只好暂时把他留在家里。后来赵家沟有个李老兽医丧妻,把王氏娶进门来,张作霖又随母亲来到李家,母亲让儿子跟继父学兽医。通过二年的学习,张作霖粗通医马术,并藉此交上了好运,期间张作霖结识了赵家庙一富户赵占元的二女儿,两人一来二去竟私订终身,在仕途上也大有长进,一路做到清军哨长的位置。
18、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,张作霖解甲归田与赵占元之次女完婚。
19、1900——1901年间,张作霖在岳丈赵占元的资助下,先后当上了黑山县赵家庙和北镇县中安堡一带的保险队小头目。后经不断扩充,所部已达200多人,很快成为横行辽西地区的一支最强悍的武装力量,从此开始崭露头角。而后张作霖凭着这支武装力量,受了清政府的诏安,此后又借各种手段平步青云,扶摇直上。
20、四、晚年的王氏两度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
21、张作霖二哥张作孚在一次剿匪战斗中阵亡,让身心疲惫的王氏备受打击。
22、1912年,悲痛欲绝的王氏携张作孚的妻儿来到省城,张作霖本想在自己功成名就后,母亲能在自己身边安度晚年,也好尽儿子的一点孝心。但王氏初来省城后不久,又适逢儿媳赵氏病逝。
23、赵氏是王氏非常满意的儿媳妇,她的吃苦耐劳和豁达贤惠使王氏打心眼里喜欢她。可眼下儿媳妇突然先她而去,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。两次精神重创,王氏的精神越来越萎靡不振,饮食也日渐减少,于1912年旧历8月23日病逝,享年77岁。
24、根据母亲的遗愿,张作霖将她厚葬在辽西锦县东北,距县城78里的驿马坊,同他的结发妻子赵氏一起作伴。
25、王氏初为人妻,却在25岁上成了寡妇!
26、再次改嫁张门,为儿女、为丈夫操碎了心,中年时节目睹第二任丈夫张有财横死!
27、为了幼子幼女,不得已再次改嫁李门。
28、王氏一生三为人妻,其间目睹大儿作泰、二儿作孚、儿媳赵氏离世,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遭遇三度在其人生中上演!
29、纵观王氏一生,称得上是一位好妻子、好母亲!
30、王氏的坚强与坚韧、一生经历的苦难、尝过的艰辛、目睹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,让后人敬慕的同时,又倍感唏嘘叹息!
关于张学良墓碑文,张学良碑文后面写的什么字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