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汝宁府信阳州,明代信阳州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河南信阳的大学
河南信阳有8所大学,其中本科4所,分别为信阳师范学院、信阳农林学院、信阳学院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;专科4所,分别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、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、信阳航空职业学院、信阳艺术职业学院。
信阳几朝古都
1、早在8000多年前,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,夏商时期,信阳就已建立了申、息、黄、弦、蓼等诸侯国。到了唐代,茶圣陆羽所著《茶经》,即将信阳划为全国八大茶区之一,宋代苏东坡赞誉“淮南茶,信阳第一”。
2、西周、宣王将信阳地增封申伯,称申国。
3、春秋,楚灭申,信阳属楚冥阨地。
4、汉初,境内北部属汝南郡安昌县;西部属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;东南部属江夏郡黾阝、钟武两县。
5、东汉,废汝南郡安昌县,增置平春(候国),辖安昌西南部(即今游河一带)。
6、魏从南阳郡中分置义阳郡,领义阳县,后废。
7、晋初,境内复置义阳郡,领厥西、平氏、义阳三县。江夏郡领平春,黾阝两县。两郡均属荆州。惠帝时,移义阳郡治于仁顺城(今信阳市)郡县治始同城。
8、南北朝时,宋元嘉二十九年(452年),侨置司州,泰始中州治由汝南迁至信阳。领义阳、随阳、安陆、汝南4郡。义阳郡领7县:平阳、黾阝、宝城、钟武、义阳、平春、环水、以上7县都在今信、罗境内。
9、南齐、北义阳郡领6县:平阳、义阳、宝城、黾阝、钟武、环水,仍沿宋制(惟平春县划归南义阳郡),属司州。
10、南朝宋、齐后至隋初,兵连祸接,战乱不已,疆域领属,时南时北,境内地不过几百里,时不过百年,置郡5,置司州4,申州2,置县十余,沿革交错,兴废不定。
11、隋大业二年(606年),改申州为义州,后定名义阳郡。统五县:义阳、钟山、罗山、礼山、淮源。
12、唐申州义阳郡属淮南道。领3县:义阳、钟山、罗山。
13、宋开宝九年(975年),改义阳郡为义阳军。属西北道。废钟山县入义阳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,因避太宗赵光义之讳,改义为信,称信阳军。领信阳、罗山2县。
14、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,)改军称府,十五年改为信阳州,均领信阳、罗山两县。二十年徙州治于罗山。隶属汝宁府。
15、明洪武元年(1368年)置信阳州,废县,属河南行中书省。四年(1371年)属中都临濠府。七年(1374)年改属汝宁府。十年(1377年)降为县。成化十一年,(1475年)复升为州,属汝宁府,领确山,罗山两县,后确山改属汝南府辖。
16、民国2年(1913年),废州置县(一等县),属汝南道。民国22年(1933年)2月属河南省第九督察区辖
信阳州为什么叫州
1、宋开宝九年(975年),改义阳郡为义阳军。属西北道。废钟山县入义阳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,因避太宗赵光义之讳,改义为信,称信阳军。领信阳、罗山2县。
2、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,)改军称府,十五年改为信阳州,均领信阳、罗山两县。二十年徙州治于罗山。隶属汝宁府。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