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福州鼓楼历史的问题,以及和关于鼓楼的资料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
鼓楼大街的历史传说

1、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,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。清代划每夜为五节,每节为两小时,晚7时至9时(戌时)曰定更(又称起更或初更);9时至11时(亥时)曰二更;11时至此次01时(子时)曰三更;1时至3时(丑时)曰四更;3时至5时(寅)曰五更;五时(申末卯初)曰亮更,即天明之意。定更及亮更,皆先击鼓,后撞钟。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。

2、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,再慢击十八响,俗曰:“紧十八,慢十八”,快慢相间计六次,共108响。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,原名齐政楼,取齐七政(日、月、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、土星)之义,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,今旧鼓楼大街南口。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,重建钟鼓楼。

3、据谈迁《北游录》记载,清顺治十一年(1654年)二楼毁于火灾,乾隆时重建,嘉庆五年(1800年)重修。

4、1900年,“八国联军”入侵京师时,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,建筑幸免于毁。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,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将鼓楼改为明耻楼,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。

5、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,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,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。1996年,钟鼓楼[2]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陇西鼓楼历史

1、陇西鼓楼,始建于北宋仁宗皇五年(1053),位于陇西县城中心,至今有900多年历史。

2、此楼通高26米,台基高11米,楼高15米,长27米,宽17米,一楼负撑栋柱24根,四角檐牙高啄,瓦缝参差,檐下斗拱102朵,楼内梁架扶持制约,结构紧密,垂脊兽头,昂首高蹲,戗脊套兽,栩栩如生,为陇西一雄伟建筑。

我想知道夏门鼓楼的历史文化

1、鼓楼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。

2、公元前202年,闽越王无诸建都于辖区屏山南麓的冶山,历史上称为“冶城”,福州的建城历史由此发端。

3、2200多年的发展史,给鼓楼留下了深厚的文明积淀。

4、辖区拥有三坊七巷、朱紫坊、闽王祠、文庙、西禅寺等90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培育了林则徐、严复、林觉民、邓拓、高士其等一大批名人英杰,素有“海滨邹鲁”、“文儒之乡”的美称。

福州鼓楼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关于鼓楼的资料、福州鼓楼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