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对于三国广汉雒城和三国冀州城池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雒城三国典故
雒城是古蜀国的都城,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市,在三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。以下是一些与雒城有关的典故:
1.刘备夺取益州:建安十六年(公元211年),刘备应刘璋之邀,率军入蜀抵御曹操。刘备军队到达葭萌关后,并未立即进攻雒城,而是在雒城以南的白水关驻扎。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刘备在葭萌关起兵南下,围攻雒城。雒城守将是刘璋的儿子刘循,他率军坚守城池,与刘备军展开激战。经过长达一年的围攻,雒城最终被刘备攻破,刘循败走。刘备夺取雒城后,又相继攻取了成都、汉中,最终夺取了整个益州。
2.庞统之死: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,刘备夺取雒城后,继续向成都进军。此时,刘备军中军师庞统在攻城时中箭身亡,年仅36岁。庞统的死,对刘备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,也为后来的夺取益州之战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。
3.张飞战张郃:建安二十年(公元215年),曹操率军进攻汉中,张郃率军进攻巴西郡。张飞率军迎战,在宕渠击败张郃,成功保住了巴西郡。张飞与张郃的这一战,是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,也是张飞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胜利。
4.邓艾灭蜀:景元四年(公元263年),曹魏大将邓艾率军进攻蜀汉,兵临雒城。雒城守将诸葛瞻率军出城迎战,被邓艾击败,诸葛瞻战死。邓艾攻占雒城后,又率军南下,直抵成都,最终灭掉了蜀汉。
广汉雒城来历介绍
广汉叫雒城是源于古蜀人“太阳崇拜”,也是历史上的“古战场”。“雒城”在名字上就颇有深意,在古代,这个名字变化过很多次,但是它们都指向一个本意,即太阳。通俗来说即为“太阳之城”,并不是说广汉的晴朗天气多,而是雒城地位尊贵。历史虽已作古,但人们对真相的追求依然如故。
简单的介绍一下三国演义中的雒城之战
诸葛亮、张飞等人率军入蜀后,一路攻城下郡,招降纳叛,很快就顺利到达重镇江州(今重庆)。攻克江州后,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人遵循刘备指示,分军出击,攻城略地,意图将成都孤立包围,最后迫使刘璋早日投降。张飞率军自江州北上进攻巴西郡,占领郡治阆中后留兵镇守,同时防御汉中张鲁。诸葛亮走中路,取道德阳(今四川遂宁东南),以最短路程尽快赶到成都附近。赵云攻取重镇江阳(今四川泸州),过犍为郡(治武阳,今四川彭山),从南面迂回包围成都。几路军队进展顺利,一路所向披靡。唯独刘备,在雒城(今四川广汉)城下寸步难行。攻克涪城后,刘备进攻绵竹。绵竹城中的守军不少,加上从涪城败退下来的军队,坚守城池还是不成问题的。但守将李严、费观学习吴懿好榜样,二话不说直接率军投降,两人都被封为裨将军。此时刘备手中的军队至少有三四万人,下一个目标就是雒城。雒城是成都最后一道屏障,拿下雒城,成都就处在包围之中。守卫雒城的是刘璋的长子刘循,辅助他的将军是一路败退下来的刘王贵和张任。刘循作为刘璋同志的合法接班人,自然关心自己家族的事业,决定坚守雒城。刘备率军逼近雒城,开始围城,在雁桥擒获名将张任。刘备久闻张任是员猛将,想劝说他投降,却被严词拒绝,只好下令处斩。围城之后,开始强攻。就在攻城时,刘备遭受了入蜀以来的最大损失——第一谋士庞统中流矢而死,年仅三十六岁。庞统阵亡,刘备十分痛惜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,喜欢用四个字来形容领导在重要员工去世后的伤心场面——言则流涕。比如荀攸死后,曹操就是“言则流涕”。对庞统的死,刘备也是“言则流涕”。为寄托深切的哀思,告慰死去的功臣,并激励活着的员工,刘备追认庞统为关内侯,对他的家人做了妥善安排。庞统投效刘备帐下,仅仅三年时间,但他的才干谋略,却一直广为世人称道。《三国志·蜀书》中,庞统与法正合成一传,在大臣中仅次于诸葛亮单人单传,其他人大多是五六个人挤在一起,如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、赵云五员大将就是扎堆的。可见陈寿对庞统的重视,将他比作曹魏的荀彧,称赞他们才德并重。后世有人甚至将庞统之死作为刘备事业未竟的一大原因,为之扼腕痛惜。但历史终究是历史,所有的假设都是徒劳的。除了叹息过往,我们更应该向前看。活在当下,只有今天才是可以把握和改变的。摆在刘备面前的,依旧是坚固的雒城。鉴于合围成都、雒城的局势已经形成,刘备认为益州若能和平解放,善莫大焉。于是,法正受命给原来的老板刘璋写去一封劝降信。信的内容很长,中心思想是让刘璋明白两件事:一是刘备已经占领战略要地,并取得益州三分之二的土地,刘璋大势已去;二是只有投降才是刘璋唯一的出路,刘备不会为难他。任何既得利益者,不到最后时刻都不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。刘璋同样不愿意。那就只好继续在战场上说话了。刘备在前方攻城夺郡屡屡得手的时候,他留守葭萌关的将军霍峻,却遭受着巨大的压力。先是张鲁的部将杨帛请求进关一起守城,当然进来后是不是守城、为谁守城就说不清道不明了。霍峻的回答是:“小人头可得,城不可得。”杨帛比较识趣,只好乖乖走人。不久,刘璋的将领扶禁、向存等人率军围攻葭萌关。霍峻部下只有几百人,敌军却有一万多人。面对敌众我寡、孤军作战的形势,霍峻毫不畏惧,凭险固守,守了将近一年,硬是没让敌军进来。更牛的是,霍峻乘敌军不备,还挑选精锐主动出击,大破敌军,阵斩副帅向存。霍峻有效地守卫后方,拖住敌军大批有生力量,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卓越功勋。建安十九年(214年)夏,刘备终于攻克围攻将近一年的雒城,刘循突围逃回成都。在此前后,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也进兵到成都、雒城附近。刘备指挥几路大军进逼成都,完成了对成都的战略包围。正当围城双方最后决战之际,一位历史风流人物不远千里向刘备请降,他的到来加速了战争的结束。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